我是在新竹出生的,我們家在山上有種田,小時候都要跟著爸媽上山幫忙提水澆菜,在家裡我排行老大,下面有四個弟弟妹妹,當時我只讀到國小就沒有繼續升學,後來就在家裡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和田裡的農事。
在我十七歲的時候,爸爸的朋友就介紹外省的曾伯伯給我認識,相處後覺得他是個老實人,他的家人都在大陸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台灣,當時也顧念到這點,後來也沒想那麼多,就嫁給他了,我那時就這樣坐著花轎被迎娶下山來,宴客完後,就和老公離開了新竹,跟著他來到了台南,因為他工作調來調去,後來我們又從台南搬到台北士林,也住過竹東二年,就這樣他調到哪裡我們就搬到哪裡,每到一個新環境就要再重新適應。
結婚後跟在山上的生活很不一樣,下山後接觸了很多人,見到很多新奇的事物,唯一不習慣的就是吃麵粉類的食物,因為娘家是習慣吃米飯的,先生吃的是饅頭、麵和水餃這些,後來發現這樣也可以節省不少錢,因為可以自己用麵粉做食物,我也學會了做麵疙瘩,只要有朋友來幾乎都是我老公下廚煮,過年時我們都會做過節菜,我平常最常做的料理是黃豆芽加豬肉條拌麵,做起來很方便也很營養。
記得搬到憲光二村時,小孩已經上國小了,所以就在村子附近的工廠上班,但是還是很擔心小孩和家裡,還好遇到一位很體貼我們的主管,我中午休息一個小時,就趕回去煮中飯,常常中午沒吃,就又走回去上班,這樣工作習慣了以後,我先生就鼓勵我去上一些課繼續學習,所以我那時候就去報名上壽山國中的夜校,但我白天上班、中午要趕回去做飯、晚上又繼續上課,身體真的太累了,上了一年後就投降休學了。
我住在憲光的時候,因為村子外的空地很多,我就有種芭樂和一些菜,也都會分給鄰居一些,雖然住在村子裡的時間裡家家都很忙碌,可是眷村裡的人都會互相幫忙照顧小孩,儘管有時有些小不愉快,但還是會和好,畢竟大家都有各自的難處,都需要更多的體諒。
愛學習的客家媽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