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國七O年代,被導演李佑寧拍紅的《竹籬笆外的春天》,一方面讓大家認識當時陌生的眷村文化,但同時也因此對於眷村有了刻板印象,比方片名「竹籬笆」就是一例。如果來到馬祖新村,問一問早期住戶,不論是一代或者二代,他們會告訴你:這兒根本沒有牆啊!
最早在村子裡,家戶之間多是以花草佈置成的矮花牆當成簡單的界線,與其說是防備,毋寧是裝飾品,是為了住屋的美觀。根據住戶回憶,當時很多住戶會種植扶桑(又稱朱槿)、杜鵑,當花季一到,花海一片時,整個村子充滿繽紛氣息,小孩子也愛拿這些花玩耍,比方把扶桑剖開,抽出裡頭大大的花蕊放在鼻子上,孩子也可以玩得不亦樂乎。
若以樹為路標,榕樹、橡樹、桂花樹都有,最多的算是尤加利樹,很多桂花樹壽命長達四十多年,遷村時,不少懂得行情的人,都明爭暗搶地來村子裡移走這些桂花樹。
早期,住戶門連紅色大門都沒有,就是簡單的木門而已,約莫是到了民國七O年代整個台灣經濟崛起飛,另一方面,最老的房屋也住了二十多年,很多住戶開始有能力整修房子,而外在環境變遷,治安越來越不穩定,過去夜不閉戶的狀態慢慢消失,因此紅門出現,花牆變成矮牆,矮牆再長成高牆。以前的鄰居街坊,可以自由穿梭彼此空間,代表一種敞開與信任,慢慢地,牆有了,門有了,意味著個人性的意識抬頭,也讓人回到一個較為封閉的空間裡。
那面牆,已經不再是過去連幼稚園小孩都可以輕易翻過的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