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 菜市場_劉媽媽麵館

提到「劉媽媽麵店」,村子裡住戶大概少有人沒吃過這麵店的食物。麵館座落馬祖新村市場的三角窗位置,是98號住戶劉楚榮與其妻劉林完所開的小店。

夫妻兩人很認真做生意,一早天沒亮,就要上市場買食材,熬湯、和麵、包餛飩、洗菜,他們對賺錢沒什麼概念,劉媽媽尤其如此,只要客人要續湯、續麵、續料,連肉羹湯裡的肉羹都可以續,劉媽媽始終來者不拒。一碗麵,就這樣越煮越大碗,結果變成碗碗都是賠本做;風災過後菜價上漲,劉媽媽碗裡的青菜依舊不減量;每天十點過後,劉媽媽還會把大骨撈出來送給客人啃。

味道好,做人又大方,使得劉媽媽麵店人客絡繹不絕,大家也以為劉家因此賺了不少錢,房子一定買了好幾棟。

「才怪!我家連一點錢都沒存到!我唸書以後學到成本控管,才發現我媽根本不適合做生意,她完全是做爽的,比較像在交朋友,不是做生意。」「麵店的女兒」劉采婕笑著談著爸媽不是生意人的做生意過往。

曾任教於馬祖新村幼稚園老師王之琴說,她幾乎天天都要到麵店報到,後來她調到外頭去服務時,外面的同事看到她的餛飩特別好吃,就集體「團購」,王之琴因此每天都要帶上兩、三板餛飩到學校去轉賣給同事。

不只王之琴同事揪團買餛飩,劉采婕的同學也買。采婕高中班上有四十名同學,常常都有七八成同學會跟她下訂,一早到學校,她就把三十多份乾麵帶去,即是中午涼了,還是很Q彈好吃,同學們至今都還很懷念便宜大碗又好吃的「劉媽媽的乾麵」。

「ㄌㄠˊ ㄇㄚˋ ㄇㄚ˙」名聲一度響到外頭,有媒體想要採訪,卻被劉采婕拒絕,理由是「家裡生意已經很好,再被報導就會更忙,我還得幫忙家裡,沒辦法休息!」劉采婕回想這一段,深覺得自己當時不懂事,但也因此證明了「劉媽媽麵店」一家,他們仨都不是把生意擺第一的非典型生意人。

隨著劉媽媽失智、劉采婕也找不到方式抓回那股滋味,這個村裡的集體記憶中的味道,真的成了絕響。